我公司承接深圳的道路沥青摊铺工程,旧城区的水泥路需要改造提升为沥青路面,或者小区路面需要修补翻新的,都可以电话联系我司现场报价。 CTOR干法橡胶沥青施工技术及应用 在废旧轮胎的环保问题日益**的今天,橡胶粉改性沥青的**优点是可以“变废为宝”,能在处理废旧轮胎、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增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经济、环保效益比较显着。随着橡胶沥青湿法工艺及传统干法工艺的推广,新型橡胶粉与沥青的反应剂CTOR的研发成功,促成了新干法工艺的应用。 干法橡胶沥青施工的工艺原理及特 湿法是指胶粉和沥青生产成橡胶沥青,橡胶沥青作为胶结料加入拌锅,拌成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干法是指在拌和时,胶粉在石料干拌时加入拌锅,然后再加入沥青,拌成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湿法工艺通过对胶粉的高速剪切或在沥青中的一定时间的高温溶胀来获取成品橡胶沥青,而干法工艺中胶粉与沥青接触时间短,很难有充足的溶胀时间,性能很差。因此必须在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让胶粉与沥青有充分的化学反应,而这一工作需要化学催化剂来完成。 为了充分增加拌和过程中,橡胶粉反应剂充分裹覆,事先将橡胶粉与一定剂量的反应剂事先拌和,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活化反应,形成高聚熟化胶粉,或者简称活化胶粉。 新干法工艺与传统湿法相比,有如下优势: (1)仅增加一台胶粉风送设备,*增加复杂的橡胶沥青生产设备。 (2)胶粉直接投入拌缸,橡胶沥青混合料随拌随用,不改造拌和楼,不增加沥青罐,*事先和沥青先拌和生产橡胶沥青,不存在橡胶沥青的运输途中和工地储存性问题。 (3)干法由于反应剂的降解脱硫作用,大大降低了橡胶的异味带来的空气污染。 (4)湿法橡胶沥青拌和温度比干法高出10℃以上,能耗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与普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集料级配相同,路用性能优异,造价较低。 干法橡胶沥青施工的工艺要点 材料要求:进场原材料要加强检测和验收,保证检测项目和频次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严格把控集料、橡胶粉及反应剂、沥青材料质量,保证原材料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反应剂:一种可以促进橡胶粉与沥青反应的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橡胶粉与沥青的黏结性,是CTOR干法橡胶沥青的关键技术。 基质沥青及集料:基质沥青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A级沥青的技术要求。集料满足规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技术要求即可。 橡胶沥青的技术要求:为了减少人工投放反应剂带来的不利影响,由工厂事先根据试验确定的比例将反应剂和橡胶粉共混,生成活化胶粉。按照沥青∶活化胶粉=80∶20的比例拌和生成橡胶沥青,主要技术要求参照《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操作要点:橡胶沥青混合料相关技术要求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同。注意控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温度、搅拌时间、焖料时间、胶轮压路机的自身质量及碾压遍数以及各施工环节的温度控制。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橡胶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采用马歇尔方法设计,配合比的设计与检验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的方法进行。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为AC—13C型连续级配。 (2)橡胶沥青胶结料配比:根据配合比,用基质沥青做出沥青用量。然后用确定的沥青用量+一定比例的活化胶粉做配合比验证;活化胶粉掺量建议高速公路为沥青的15%,其它等级道路12%。验证合格,得到橡胶沥青较终的沥青用量、胶粉用量。 沥青混合料焖料:经过试验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出料到摊铺前应储存在成品储料仓或运输车中发育,以让橡胶反应剂促使胶粉和沥青充分反应,时间不得小于1h。一般而言,运输及现场待铺时间往往满足了焖料时间要求,从而不需要单独提供焖料时间。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及碾压 CTOR干法橡胶沥青由于胶粉的弹性,摊铺过程中更加强调胶轮压路机的揉搓作用(3~4遍),运输及碾压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技术措施与SBS改性沥青相同。 3CTOR干法橡胶沥青的社会经济效 (1)干法与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成本大体相当。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增加一个加工和运输、储存成本,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增加一个反应剂成本。 (2)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工艺与常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基本一致。由于橡胶粉对沥青的替代,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考虑反应剂较其投放设备的折旧及人工费用,综合单价会略低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